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夫妻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选择“假离婚”,比如为了购房政策、规避债务等。法律上并不存在“假离婚”的概念,一旦办理了离婚手续,双方的婚姻关系就会解除。为了保障双方在“假离婚”过程中的权益,签订一份完善的“假离婚合同”显得尤为重要。以下是关于夫妻假离婚合同撰写范本指南及要点解析。

首先来看合同的基本格式和内容框架。一份完整的假离婚合同应包含双方当事人的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身份证号、住址等,以明确合同的主体。接下来是引言部分,需清晰说明双方是基于何种原因选择“假离婚”,强调这是双方的真实意愿且并非真的要解除婚姻关系,只是为了实现特定目的而采取的临时措施。
在财产分割条款方面,这是合同的核心内容之一。需要详细列出夫妻双方名下的所有财产,包括房产、车辆、存款、投资等,并明确在“假离婚”期间这些财产的归属和使用方式。例如,对于房产,如果原本是夫妻共同财产,在合同中要约定好离婚后房产的产权归属暂时如何划分,是否允许一方继续居住等。要注意的是,财产分割条款应符合法律规定,不能存在恶意转移财产以逃避债务等违法行为。如果条款被法院认定为无效,可能会给双方带来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子女抚养问题也是不可忽视的要点。合同中要明确子女的抚养权归属,在“假离婚”期间由哪一方直接抚养子女,另一方的探视权如何行使,包括探视的时间、地点、方式等。还需约定子女的抚养费支付问题,金额、支付方式和支付时间都要清晰明确。抚养费的确定要综合考虑子女的实际生活需要、双方的经济状况等因素。
债务处理条款同样关键。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可能存在各种债务,如房贷、车贷、信用卡欠款等。在合同中要明确哪些债务由哪一方承担,避免在“假离婚”后因债务问题产生纠纷。对于共同债务的处理,要遵循法律规定,确保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合同中还应设置违约责任条款。明确如果一方违反合同约定,比如在“假离婚”后拒绝复婚或者擅自处置财产等,应承担怎样的违约责任,如支付违约金、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的设定要合理,既能够起到约束双方的作用,又不能过于苛刻。
合同的生效和终止条款也需要明确。一般来说,合同自双方签字(或盖章)之日起生效,在双方达到“假离婚”的目的并复婚之后合同终止。但为了确保合同的有效性和可执行性,建议在签订合同前咨询专业律师,必要时可以进行公证。
夫妻假离婚合同的撰写需要谨慎对待,每一个条款都要经过深思熟虑,充分考虑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以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风险和纠纷。要认识到“假离婚”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应尽量避免采取这种方式来达到某些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