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PS2上有什么战棋类的游戏比较好玩的
你好!!
战棋类游戏是我非常喜欢游戏类型中的一种,我也玩过很多,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我的介绍中,并不是我都玩过,供你参考啦,,
1.首先当属《机战》系列,我当初买PS2很大成程度上是为了玩《第二次机战@》,至今PS2上所有德机战都通关至少一遍,大期待6月28日德《机战OGS》
2.《NAMCO X CAPCOM》,这是一款类似机战德大杂烩战棋游戏,只不过出场角色都变成了NAMCO和CAPCOM这两个公司德著名游戏人物,比如《铁拳》里德风间仁,《街霸》里德春丽等等,玩起来很有亲切感。游戏战斗时需要手控,打出多段连击德感觉很爽,再配以每个角色德招牌必杀技,相当爽快。只是流程有些偏慢,我一周目用了82小时,不过绝对不应错过。
3.《泪之腕轮传说系列-贝里克物语》,这是火焰纹章生父加贺昭三在PS上制作的《泪之腕轮传说-尤托那英雄战记》的续作,游戏系统有了很大改变,例如地图变为了六角形的格子,武器没有了具体使用次数而改为耐久度等等,游戏博大精深,只是难度有些大,画面并不是这款游戏的重点。
4.《召唤之夜》系列,PS2上有3代和4代,这也是《龙影符》公司出品的游戏,也是很有人气的一个系列。
5.《灵武战记》,和你的《魔界战记2》属于一个系列的作品,这一系列还有《魔界战记》、《幻域战记》,都是属于自由度超高的战棋游戏,我最喜欢的是其中的《灵武战记》,我的PS2玩不了,在电脑上用PS2模拟器玩了很久,推荐。
6.《新天魔界4》,永无大陆系列作品之一,游戏强调武将搭配不同兵种进行战斗,武将都有华丽的武将技,游戏人物众多,人设华丽,当时我一口气通关,这个游戏有时间一定要尝试。
7.《混沌之战》,也是一款集合众多游戏角色的大杂烩式战棋游戏,包括《新天魔界》、《影之心》、《重生之月》等等,论人气肯定比不上《NAMCO X CAPCOM》和《机战》,但是游戏也有自己的特点,有时间可以尝试。
8.《SD 高达 G世纪 NEO》,这是SD高达系列在PS2上的第一作,游戏素质相当高,捕获敌机,锻炼我方机体,登陆ACE机体,开发设计新机体,尤其是当你用垃圾机体组合设计出超强机体时(最典型的例子是用铁球设计出哈罗),那种感觉真的很棒啊。只不过这款游戏年代比较久远,现在很难买到,我是不久前在网上自己下载刻碟之后玩的。
9.《樱大战》系列,这个严格上说不是传统的战棋游戏,但是鉴于它的战斗部分是标准的战棋式,当然 还由于它其他方面的高素质,还是推荐一下,别忘了1代还有官方中文版。只不过,拿设计机体的您可以退休了- -
10.还有一些小部头的战棋游戏,一起提一下,《斯特拉的众神》、《三国志战记》系列、《世界吞噬者》、《永无大陆战记》......
谢谢!!!
红米手机玩模拟城市白屏怎么处理
我也是红米1s 没有你说的这种情况 但是之前那些没用的手机在要退休的时候就会出现你说的这种现象, 估计是手机出毛病了 建议你拿到手机店去让维修员看看 官网买的话 只要没到保质期就联系售后吧 真有故障是来回包邮的
房东模拟器不夜城怎么解锁
1.新区域解锁
游戏主界面点右下角的斧头锤子,攒够钱就能开启成双公寓新区域。
2.满意度提升
建造餐厅、菜场等设施,即可提升居民满意度。
3.优选菜店
大型菜店的营业时间更加长,可以从早上六点到晚上21点,防止买不到菜。
而且成双公寓中住的大部分都是招募土豪,他们主要的消费就是饮食和买菜。
4.社区繁荣度
进入房间,选择升级家具,就能提升社区繁荣了。
而要升级4级社区繁荣等级,需要解锁16个单身公寓房间以及100%房间完成度。
5.设施升级建议
优先升级排队数,然后升级商品,最后升级效率。
6.家具选择
996和上班族:椅子舒适度、电脑环境
退休老干部:沙发
下厨狂魔:做饭
家里蹲:躺床刷手机
7.早点摊营业时间
小吃摊营业时间:7:00-16:00
8.社区花园
点击右边的工具按钮,选成双公寓中找到社区花园,消耗金币和体力即可建造。
中信银行网上银行个人网银和白金社区有啥区
中信银行个人网上银行始于2001年,坚持“让客户用着舒服”的设计目标,采用安全、功能、服务、操作、技术五星客户体验指标,提供国内第一个体验式网银。网上银行
一、个人网银基本介绍
中信银行个人网上银行始于2001年,坚持“让客户用着舒服”的设计目标,采用安全、功能、服务、操作、技术五星客户体验指标模型,为客户提供了国内第一个体验式网银,包括普通版、专业版和白金社区版网银(贵宾客户和私人银行专用),功能9类200多项,涵盖户口账户管理、转账支付、投资理财、信用卡、个人贷款、缴费站、客户服务等多项业务,安全措施达到20项,网上商户覆盖100多万家,缴费种类103种,基金覆盖所有基金公司的所有产品,还提供专业的“中信理财”理财产品。
第一:首家采用体验模型设计的网上银行,在业内开创体验式网银之先河
中信银行推出了以五星客户体验指标模型设计的新版个人网银5.0碃弗百煌知号版铜保扩,从安全、功能、服务、操作和技术五个方面全面提升网银性能,是首家采用体验模型设计的银行,在业内开创体验式网银之先河。
第二:全面的安全保障措施,率先采用多项创新手段
中信银行遵循“中信网银、安全先行”的设计思路,致力于将技术和业务安全手段结合,保护用户安全,具体原则包括确保良好的客户安全体验、兼顾易用性安全性、良好的扩展性、体现和贯彻等级保护思想、提高系统整体安全等级、用户认证管理规范化等,提高了整体网银系统的抗风险能力。
第三:功能丰富,全面满足客户金融交易需求
目前上线的个人网银5.4版本,缴费项目已达103种,用户可以通过网银缴水、电、气、话、手机等各项费用。通过与第三方支付平台合作,网上可支付商户超过100万,极大的方便了客户。
专为贵宾客户和私人银行客户使用的白金社区网银为客户提供了一站式金融服务,涵盖了个人账户管理、转账汇款、投融资理财、代缴费、电子支付等全面金融服务。
第四:通过对操作步骤和时间的控制,提供网银操作的便捷性
个人网银客户操作便捷与否与常用功能的操作步骤和操作时间参数密切相关,中信银行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了两个参数,对常用功能的操作步骤和时间进行控制。为提高操作体验,还提供网银功能进度条、页面风格变换、网银个性头像、相关交易、网银地图、转账短信提示收款人等功能,并统一登录入口,支持用户名登录,菜单名称和顺序根据客户习惯进行了全面优化。
第五:全面服务品质管理,提升客户满意度
为提升服务品质,中信银行在总行专设服务支持岗,对客户服务进行全面管理,包括投诉渠道管理等。在网上银行设置网银在线热线服务,客户服务中心95558专设网上银行服务组,专门为网银客户操作提供咨询服务。帮助中心提供详细的开户、设置、登录、证书下载、操作等指南,以及常见问题、安全提示、证书知识、法律法规等业务内容,内容更加丰富、全面、实用,帮助客户用好网银。为提高客户互动,特意设置了网银客户留言功能,以及银行通知功能。
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如何选择自己的导师呢
问达Computer ScienceComputer Engineering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如何选择自己的导师呢? Add Comment Invite to answer Report Share66 Followed Add Comment Invite to answer Report66Follower7 answers(╯▽╰)(Northeastern University (China))就是喜欢表情包~╭(╯^╰)╮赵宇、Copy Con… liked this post.是时候拿出一些看家本领的时候了,这是我曾经写的一篇文章,后来投到了我们学校公共帐号上,还给展现出来了,今天把这篇文章贴在下面,希望对你也有所启发和帮助:一个师弟报考东北大学,打问我计算机专业哪些导师水平比较高。对于我们这些外校考过来的学生来说,选择导师真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也非常有难度的事情。导师的水平和带学生的态度,对两年硕士学习的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跟了一个好导师,不但能够得到高水平的指导,在毕业找工作或者出国深造时还能得到导师的帮助。相反,有些不负责任或者水平太差的导师,别说指导了,连给学生安排个座位配个电脑都做不到。东大的本校生经过了四年的学习,对专业内的老师都很了解了,甚至有些很早就已经在某个老师手下开始做项目。可是对我们这些外校生来说,只能通过学院主页上少得可怜的信息中猜测每个导师的情况。自从开始读研以后,我对整个东北大学计算机专业的情况渐渐有了一些了解,所以写下这篇文章,除了回答我师弟的问题,也希望对以后从外校报考东北大学计算机同学们在选择导师时有所帮助。2015考研复习全程规划 从信息学院的主页上可以查到,计算机系目前有四个研究所,分别是(1)计算机软件系统及应用研究所,(2)计算机系统研究所,(3)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研究所,(4)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 其中(1)里面的导师基本都是东软的,因此选择这些导师的学生很大一部分都会去东软做项目。这种状况有利有弊。利是可以在研究生阶段就积累一定的项目经验,而且毕业时如果想进东软工作应该是水到渠成。弊是这些导师都很忙对学生的指导比较少,学生基本就相当于一个省钱的劳动力。 其余三个研究所都是东大校内的老师。很多外校考过来的学生在选择这些老师时,由于对老师本人和研究方向都不了解,唯一能参考的就是老师的职称,也就是尽量选择那些教授,而非副教授。这种方法还是比较可行的。当然,这也不绝对。有很多年轻的副教授,能力水平很强,只是由于年龄的关系暂时还没有评上教授。相反,有些教授,本身水平未必很高,或者水平很高但是年纪大了责任心下降。如果想做出准确的判断,就只有对导师本人的科研学术成就进行深入的了解才行。 下面首先推荐几个大家公认的牛导师: 于戈教授。研究方向,数据库。985计算机首席教授。 王国仁教授。研究方向,数据库。杰出青年基金,长江学者。 王兴伟教授。研究方向,网络。杰出青年基金。 张斌教授。研究方向,服务计算。院长。 王义教授。研究方向,嵌入式系统。千人计划学者。 朱静波教授。研究方向,自然语言处理。 不过这些导师是不太容易收外校来的学生的,因为东大本校的保研生很早就把这些导师的名额占满了。我选导师的时候,曾经联系过上述其中一位(名字就不说了),就因为没有名额被客气地回绝了。当然,这也不是绝对,我也知道有外校来的同学跟了上述导师,我估计这位同学必有过人之处。 那么,如果没有机会选择以上这些公认的牛导师,那么在选择其他导师时,究竟该如何判断一个导师的水平呢? 下面我就介绍一些可以参考的指标: 首先是导师承担的项目情况。 一般来讲,承担项目数目比较多,经费比较多的导师是可以优先考虑的。有了项目,研究生的学习才有了课题,有了经费,研究生的学习才有了物质基础(实验设备,电脑等)。一般来讲,项目比较多的老师,科研水平自然也比较高,否则也没有办法申请到项目。项目分为两种,一种叫纵向项目,即国家投入的项目,比如 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等。这类项目研究的性质比较强,所做的工作比较前沿。另一种是横向项目,即公司出钱做的项目。这类项目通常比较实用,有点类似于小的IT公司里做的事情。很难说哪种类型的项目好,但是,无论哪种项目,都需要老师有相当的水平和能力才能申请到。此外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只有项目的其负责人才有意义的,而参与人的分量就大打折扣了。因为很多项目在申请时,需要组建一个团体,凑够一定人数,所以许多项目里挂名的老师作为参与人是什么也不做,也分不到多少钱的。因此,如果你看到有某个导师,参与了许多项目,而没有作为负责人主持过项目,那意义就不大了。当然,另一个问题是如何知道一个老师的项目情况呢?这个比较难统计。很多老师都会把自己的项目情况列在学院主页导师查询的相应链接里。如果没有列上的,就只能自己去打听了。 其次是导师发表高水平论文的情况。 注意这里我说的是“高水平论文”,而不是“论文”。以前我把发表论文看到很神秘,现在才知道,发论文其实不难,真正难得是发表高水平论文。我实验室的师兄说,发表一篇顶级学术会议的论文比发表一百篇国内普通期刊的论文还有分量。可是,对于还没进实验室的菜鸟来说,怎么才能识别一个老师发表的论文的质量呢。最近我刚刚学到了一些这方面的知识:首先一个判断标准是“总引用次数”,即一个老师发表过得每篇论文被其它论文引用的次数之和。道理很简单,只有论文的水平高,有价值,才会被别的论文反复引用。另一个判断标准复杂一些,叫“H-index”,具体的定义大家可以上网查。据说这个标准比总引用次数更能准确反映一个人的科研水平,至于为什么,我也不太清楚。 下面是我总结的计算机专业“总引用次数”高于50或“H-index”高于5的老师(按总引用次数排名)。前面的数字为“H-index”,后面的数字为“总引用次数”: 1.王义 35 5744 2.于戈 16 947 3.王国仁 15 902 4.王兴伟 11 425 5.朱靖波 8 407 6.张斌 11 370 7.杨晓春 8 339 8.关楠 9 248 9.申德荣 5 105 10.赵海 5 98 11.袁野 6 95 12.王大玲 5 89 13.鲍玉斌 5 64 14.马宗民 3 61 15.毕远国 3 55 前6位就是上面推荐的公认比较牛的导师。 其中排在首位的王义教授,总引用次数达到了五千多次,比所有其他上榜老师的总和还多,实在是很夸张。这是因为王义教授是从欧洲高水平大学回来的。 于戈教授,王国仁教授,王兴伟教授,张斌教授这几位都是东北大学计算机专业的中流砥柱,除了科研上的成就以外,也都担任学校和学院的要职。 排在第5的朱静波教授的研究方向为自然语言理解,科研实力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最近还发在人工智能领域一个特别牛的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 排在第7的杨晓春教授的研究方向为数据库,据说非常有实力,发表过SIGMOD,VLDB等许多高水平论文。 第8位关楠是80后,是王义教授培养出来的学生,发表过许多嵌入式系统方面的高水平论文,还曾经得过顶级会议的最佳论文奖。申德荣教授的研究方向是数据库,她的研究组还完成了许多重要的项目,比如辽宁省的成人高考自动阅卷系统等等。 赵海教授的研究方向是嵌入式系统,领衔一个嵌入式工程中心,在科研和实践两方面都颇有建树。 袁野副教授是80后,是王国仁教授培养出来的学生,发表过许多数据库方面的高水平论文。王大玲教授和鲍玉斌教授都是于戈教授的合作者,研究方向为数据库,都是论文项目两手硬的优秀老师。 马宗民教授是从国外高水平院校回来的高水平研究者,不但发表过许多高水平论文,还有多部英文专著。毕远国副教授是80后,是赵海教授培养出来的学生,曾经在加拿大留学,发表过许多高水平论文。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物联网工程研究所的邓庆绪教授,他原本也是计算机专业的老师,后来去了新成立的物联网工程专业当所长,他的两项指标分别为7和157。 最后,选择导师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指标是老师本身的品行以及对待学生的态度,也就是老师在学生中的口碑。 有些导师,对学生异常苛刻,动辄辱骂学生。在这样的导师手下学习工作,即使做再有意思的项目,也会让人很痛苦。而且,我觉得作为一个研究生,本来就更多应该靠自学,因此一个导师在品行方面对学生的影响是比在知识方面的教育更重要。不过,对一个导师品行的判断,比对项目和论文水平的判断要难得多。只有通过和导师本人或者其实验室同学的接触,才能慢慢体会到。 这就是我对东北大学计算机专业优秀硕士生导师情况的一点总结。当然,我上面没有提到的老师中,有许多也是非常优秀的。而且,根据个人对职业前途规划的不同,并不是只有那些最“牛”的导师才最适合自己。总之,如果想在选择导师时更加准确地找到适合自己的导师,还需要同学们自己和导师多多沟通。是时候拿出一些看家本领的时候了,这是我曾经写的一篇文章,后来投到了我们学校公共帐号上,还给展现出来了,今天把这篇文章贴在下面,希望对你也有所启发和帮助:一个师弟报考东北大学,打问我计算机专业哪些导师水平比较高。对于我们这些外校考过来的学生来说,选择导师真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也非常有难度的事情。导师的水平和带学生的态度,对两年硕士学习的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跟了一个好导师,不但能够得到高水平的指导,在毕业找工作或者出国深造时还能得到导师的帮助。相反,有些不负责任或者水平太差的导师,别说指导了,连给学生安排个座位配个电脑都做不到。东大的本校生经过了四年的学习,对专业内的老师都很了解了,甚至有些很早就已经在某个老师手下开始做项目。可是对我们这些外校生来说,只能通过学院主页上少得可怜的信息中猜测每个导师的情况。自从开始读研以后,我对整个东北大学计算机专业的情况渐渐有了一些了解,所以写下这篇文章,除了回答我师弟的问题,也希望对以后从外校报考东北大学计算机同学们在选择导师时有所帮助。2015考研复习全程规划 从信息学院的主页上可以查到,计算机系目前有四个研究所,分别是(1)计算机软件系统及应用研究所,(2)计算机系统研究所,(3)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研究所,(4)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 其中(1)里面的导师基本都是东软的,因此选择这些导师的学生很大一部分都会去东软做项目。这种状况有利有弊。利是可以在研究生阶段就积累一定的项目经验,而且毕业时如果想进东软工作应该是水到渠成。弊是这些导师都很忙对学生的指导比较少,学生基本就相当于一个省钱的劳动力。 其余三个研究所都是东大校内的老师。很多外校考过来的学生在选择这些老师时,由于对老师本人和研究方向都不了解,唯一能参考的就是老师的职称,也就是尽量选择那些教授,而非副教授。这种方法还是比较可行的。当然,这也不绝对。有很多年轻的副教授,能力水平很强,只是由于年龄的关系暂时还没有评上教授。相反,有些教授,本身水平未必很高,或者水平很高但是年纪大了责任心下降。如果想做出准确的判断,就只有对导师本人的科研学术成就进行深入的了解才行。 下面首先推荐几个大家公认的牛导师: 于戈教授。研究方向,数据库。985计算机首席教授。 王国仁教授。研究方向,数据库。杰出青年基金,长江学者。 王兴伟教授。研究方向,网络。杰出青年基金。 张斌教授。研究方向,服务计算。院长。 王义教授。研究方向,嵌入式系统。千人计划学者。 朱静波教授。研究方向,自然语言处理。 不过这些导师是不太容易收外校来的学生的,因为东大本校的保研生很早就把这些导师的名额占满了。我选导师的时候,曾经联系过上述其中一位(名字就不说了),就因为没有名额被客气地回绝了。当然,这也不是绝对,我也知道有外校来的同学跟了上述导师,我估计这位同学必有过人之处。 那么,如果没有机会选择以上这些公认的牛导师,那么在选择其他导师时,究竟该如何判断一个导师的水平呢? 下面我就介绍一些可以参考的指标: 首先是导师承担的项目情况。 一般来讲,承担项目数目比较多,经费比较多的导师是可以优先考虑的。有了项目,研究生的学习才有了课题,有了经费,研究生的学习才有了物质基础(实验设备,电脑等)。一般来讲,项目比较多的老师,科研水平自然也比较高,否则也没有办法申请到项目。项目分为两种,一种叫纵向项目,即国家投入的项目,比如 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等。这类项目研究的性质比较强,所做的工作比较前沿。另一种是横向项目,即公司出钱做的项目。这类项目通常比较实用,有点类似于小的IT公司里做的事情。很难说哪种类型的项目好,但是,无论哪种项目,都需要老师有相当的水平和能力才能申请到。此外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只有项目的其负责人才有意义的,而参与人的分量就大打折扣了。因为很多项目在申请时,需要组建一个团体,凑够一定人数,所以许多项目里挂名的老师作为参与人是什么也不做,也分不到多少钱的。因此,如果你看到有某个导师,参与了许多项目,而没有作为负责人主持过项目,那意义就不大了。当然,另一个问题是如何知道一个老师的项目情况呢?这个比较难统计。很多老师都会把自己的项目情况列在学院主页导师查询的相应链接里。如果没有列上的,就只能自己去打听了。 其次是导师发表高水平论文的情况。 注意这里我说的是“高水平论文”,而不是“论文”。以前我把发表论文看到很神秘,现在才知道,发论文其实不难,真正难得是发表高水平论文。我实验室的师兄说,发表一篇顶级学术会议的论文比发表一百篇国内普通期刊的论文还有分量。可是,对于还没进实验室的菜鸟来说,怎么才能识别一个老师发表的论文的质量呢。最近我刚刚学到了一些这方面的知识:首先一个判断标准是“总引用次数”,即一个老师发表过得每篇论文被其它论文引用的次数之和。道理很简单,只有论文的水平高,有价值,才会被别的论文反复引用。另一个判断标准复杂一些,叫“H-index”,具体的定义大家可以上网查。据说这个标准比总引用次数更能准确反映一个人的科研水平,至于为什么,我也不太清楚。 下面是我总结的计算机专业“总引用次数”高于50或“H-index”高于5的老师(按总引用次数排名)。前面的数字为“H-index”,后面的数字为“总引用次数”: 1.王义 35 5744 2.于戈 16 947 3.王国仁 15 902 4.王兴伟 11 425 5.朱靖波 8 407 6.张斌 11 370 7.杨晓春 8 339 8.关楠 9 248 9.申德荣 5 105 10.赵海 5 98 11.袁野 6 95 12.王大玲 5 89 13.鲍玉斌 5 64 14.马宗民 3 61 15.毕远国 3 55 前6位就是上面推荐的公认比较牛的导师。 其中排在首位的王义教授,总引用次数达到了五千多次,比所有其他上榜老师的总和还多,实在是很夸张。这是因为王义教授是从欧洲高水平大学回来的。 于戈教授,王国仁教授,王兴伟教授,张斌教授这几位都是东北大学计算机专业的中流砥柱,除了科研上的成就以外,也都担任学校和学院的要职。 排在第5的朱静波教授的研究方向为自然语言理解,科研实力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最近还发在人工智能领域一个特别牛的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 排在第7的杨晓春教授的研究方向为数据库,据说非常有实力,发表过SIGMOD,VLDB等许多高水平论文。 第8位关楠是80后,是王义教授培养出来的学生,发表过许多嵌入式系统方面的高水平论文,还曾经得过顶级会议的最佳论文奖。申德荣教授的研究方向是数据库,她的研究组还完成了许多重要的项目,比如辽宁省的成人高考自动阅卷系统等等。 赵海教授的研究方向是嵌入式系统,领衔一个嵌入式工程中心,在科研和实践两方面都颇有建树。 袁野副教授是80后,是王国仁教授培养出来的学生,发表过许多数据库方面的高水平论文。王大玲教授和鲍玉斌教授都是于戈教授的合作者,研究方向为数据库,都是论文项目两手硬的优秀老师。 马宗民教授是从国外高水平院校回来的高水平研究者,不但发表过许多高水平论文,还有多部英文专著。毕远国副教授是80后,是赵海教授培养出来的学生,曾经在加拿大留学,发表过许多高水平论文。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物联网工程研究所的邓庆绪教授,他原本也是计算机专业的老师,后来去了新成立的物联网工程专业当所长,他的两项指标分别为7和157。 最后,选择导师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指标是老师本身的品行以及对待学生的态度,也就是老师在学生中的口碑。 有些导师,对学生异常苛刻,动辄辱骂学生。在这样的导师手下学习工作,即使做再有意思的项目,也会让人很痛苦。而且,我觉得作为一个研究生,本来就更多应该靠自学,因此一个导师在品行方面对学生的影响是比在知识方面的教育更重要。不过,对一个导师品行的判断,比对项目和论文水平的判断要难得多。只有通过和导师本人或者其实验室同学的接触,才能慢慢体会到。 这就是我对东北大学计算机专业优秀硕士生导师情况的一点总结。当然,我上面没有提到的老师中,有许多也是非常优秀的。而且,根据个人对职业前途规划的不同,并不是只有那些最“牛”的导师才最适合自己。总之,如果想在选择导师时更加准确地找到适合自己的导师,还需要同学们自己和导师多多沟通。Read morePosted on 2016-12-21 63 Add Comment Mark Report林文杰(Oxbridge College,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Breath And Life丽君头条、唐顾祺… liked this post.额,看着楼上的说那么一大堆以及有些同学能自由选课真的好羡慕,我能说我的坑爹学校是分配的咩。是的,你没听错,就是分配的,还是按学号来的,比如学号前十的是第一小组,跟了第一个导师,我就是了。学号10-20的是第二小组,另外一个导师,以此类推。 我们学校这样搞得坏处就是完全的不公平,首先导师的研究方向跟学生的选题可能根本就不沾边。比如我就是这么一个悲催的例子,我导师是教网络方面的课程,比如广域网啊,网络安全啊,主要讲的华为的ensp模拟器之类的一套;然后我想的题目就是写JSP的项目。这样一来的后果不能说是选了假老师吧,就是基本指望不上我导师会在我身上花时间,以他老人家的秉性,隔壁教思科的导师他都不爱理,现在出了我这么一个不投他口味的大逆不道的门徒,没把我吊起来打就已经不错了。 其实我们学校还不算太坑啦,要是想找个主讲课程和自己选的题一致的导师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就是手续麻烦了点,要去教务里折腾折腾使劲磨。我大学里面一个哥们就是这么一种情况,最后也成功换到导师了。 其实选导师嘛。我觉得要在意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如我上面所说,最后是导师的主讲课程和你选的毕业设计的题目所在的领域一致或者接近,这点我个人觉得真的蛮重要的。 2.导师性格怎样,和你好相处不?其他学校我不知道,我学校毕业时的导师一般都是教过你的,所以平时上专业课时做人低调点,落到魔爪,够你喝一壶的。 暂时还没有更多想说的,想到了再来更新。额,看着楼上的说那么一大堆以及有些同学能自由选课真的好羡慕,我能说我的坑爹学校是分配的咩。是的,你没听错,就是分配的,还是按学号来的,比如学号前十的是第一小组,跟了第一个导师,我就是了。学号10-20的是第二小组,另外一个导师,以此类推。 我们学校这样搞得坏处就是完全的不公平,首先导师的研究方向跟学生的选题可能根本就不沾边。比如我就是这么一个悲催的例子,我导师是教网络方面的课程,比如广域网啊,网络安全啊,主要讲的华为的ensp模拟器之类的一套;然后我想的题目就是写JSP的项目。这样一来的后果不能说是选了假老师吧,就是基本指望不上我导师会在我身上花时间,以他老人家的秉性,隔壁教思科的导师他都不爱理,现在出了我这么一个不投他口味的大逆不道的门徒,没把我吊起来打就已经不错了。 其实我们学校还不算太坑啦,要是想找个主讲课程和自己选的题一致的导师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就是手续麻烦了点,要去教务里折腾折腾使劲磨。我大学里面一个哥们就是这么一种情况,最后也成功换到导师了。 其实选导师嘛。我觉得要在意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如我上面所说,最后是导师的主讲课程和你选的毕业设计的题目所在的领域一致或者接近,这点我个人觉得真的蛮重要的。 2.导师性格怎样,和你好相处不?其他学校我不知道,我学校毕业时的导师一般都是教过你的,所以平时上专业课时做人低调点,落到魔爪,够你喝一壶的。 暂时还没有更多想说的,想到了再来更新。Read morePosted on 2017-02-27 35 Add Comment Mark Report温二恩(Xiamen University)做温文尔雅的菇凉睡会儿、大浩… liked this post.既然有人提到有哪几类导师可以选择,那我就总结一下有哪几类导师前往不能选择好了,作为“反面教材”,哈哈哈:第一种“特牛的人”,比如说什么院士、什么专家的,一般不要选,这里人一般都不会在一个地方固定戴着,都是共享资源。一会在这里一会在那里,学生一般都是其他的老师分着带,这类学生就可怜了,爹不疼妈不爱的。这类导师很神秘一个学期能见到一面都很不错了。第二种是“老男人”,这种导师一般都快退休了,也没什么想法在学术上了,自己的学生也懒得带了,自生自灭,想着赶紧退休抱孙子吧。第三种是“女老板”,女人一般到了一定年龄,心思就不在事业上了,心思都花在老公孩子身上了,学生一般都是在放羊。第四种是“高官型的”,这种老板一般都是学校或者学院领导,都比较忙,天天找不到人,心思都在仕途上,早就没有了在学术上发展的心思了。既然有人提到有哪几类导师可以选择,那我就总结一下有哪几类导师前往不能选择好了,作为“反面教材”,哈哈哈:第一种“特牛的人”,比如说什么院士、什么专家的,一般不要选,这里人一般都不会在一个地方固定戴着,都是共享资源。一会在这里一会在那里,学生一般都是其他的老师分着带,这类学生就可怜了,爹不疼妈不爱的。这类导师很神秘一个学期能见到一面都很不错了。第二种是“老男人”,这种导师一般都快退休了,也没什么想法在学术上了,自己的学生也懒得带了,自生自灭,想着赶紧退休抱孙子吧。第三种是“女老板”,女人一般到了一定年龄,心思就不在事业上了,心思都花在老公孩子身上了,学生一般都是在放羊。第四种是“高官型的”,这种老板一般都是学校或者学院领导,都比较忙,天天找不到人,心思都在仕途上,早就没有了在学术上发展的心思了。Read morePosted on 2016-12-21 14 Add Comment Mark Report阱宝(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偏不写简介!!你咬我啊!!!睡会儿、大浩… liked this post.还是正在考研中?已经考研成功?我以正在考研中的视角来简单回答下吧:一般而言,计算机科学的导师都是喜欢动手能力比较强,比较有敬业精神的研究生的,如果你具备这样的条件,又有很多实践的经验,那么你已经具备了非常好的条件,在分数相同或者相差不大的情况下,那些优秀的导师可能择优录取你,而放弃其他能力较差的考生。(请注意哈,并不是你想要成为某个导师的学生就真的能成为的!)如果你自己的综合能力和他人相比比较差,又没有什么实践经验的话,那么在选择导师的时候,就应该考虑一下上面所陈述的这个问题。为了提高被录取的可能性,就应该选择一些课题不是很多,或者名气不是很大的导师来报考。当然,我是希望你能选择一个好的导师的!还是正在考研中?已经考研成功?我以正在考研中的视角来简单回答下吧:一般而言,计算机科学的导师都是喜欢动手能力比较强,比较有敬业精神的研究生的,如果你具备这样的条件,又有很多实践的经验,那么你已经具备了非常好的条件,在分数相同或者相差不大的情况下,那些优秀的导师可能择优录取你,而放弃其他能力较差的考生。(请注意哈,并不是你想要成为某个导师的学生就真的能成为的!)如果你自己的综合能力和他人相比比较差,又没有什么实践经验的话,那么在选择导师的时候,就应该考虑一下上面所陈述的这个问题。为了提高被录取的可能性,就应该选择一些课题不是很多,或者名气不是很大的导师来报考。当然,我是希望你能选择一个好的导师的!Posted on 2016-12-21 3 Add Comment Mark ReportCopy Con快乐星人、惰性的人… liked this post.因人而异吧。这个因人而异吧。这个Posted on 2017-07-04 3 Add Comment Mark Report&&╮(╯▽╰)╭(Hebei University)天下第一又如何赵宇、温二恩… liked this post.肯定要选择一个好导师了,那么什么样的老师才算是好老师呢?其实好导师的定义很多,那么我先分一下类:第一类是学术性的,就是学术研究搞得很好,发了很多论文,这类导师一般在学院里比较牛的,但是这一类导师基本没什么项目,只能去研究学术。第二类是应用类的,这一类老师项目很多,但是很忙,没有空去照顾每一个学生,学生只能跟着干活,可以积累很多的项目经验,每月会发几百块钱,但是很难学到东西,说白了就是廉价劳动力。第三类认真负责型的,这一类老师对学生非常负责,经常开会讨论学术,学生的论文进展压的比较紧,一般在一年级的时候就开始让学生接触一些东西了,这种导师一般为年轻导师居多。第四类是老好人型的,这类老师对学生管的比较宽松,一般选题什么的都很尊重学生的意见,学生可以花大量的时间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学生如果有好的实习机会的话老板一般都会同意你去实习,如果你考研仅只是想找个好工作的话推荐你报考。具体的选择哪一类,那就要看你的方向偏哪个了,偏学术就找计算机科学学术工作做的好的导师,偏应用那就找计算机科学应用实践或者项目经验丰富的导师,以此类推。肯定要选择一个好导师了,那么什么样的老师才算是好老师呢?其实好导师的定义很多,那么我先分一下类:第一类是学术性的,就是学术研究搞得很好,发了很多论文,这类导师一般在学院里比较牛的,但是这一类导师基本没什么项目,只能去研究学术。第二类是应用类的,这一类老师项目很多,但是很忙,没有空去照顾每一个学生,学生只能跟着干活,可以积累很多的项目经验,每月会发几百块钱,但是很难学到东西,说白了就是廉价劳动力。第三类认真负责型的,这一类老师对学生非常负责,经常开会讨论学术,学生的论文进展压的比较紧,一般在一年级的时候就开始让学生接触一些东西了,这种导师一般为年轻导师居多。第四类是老好人型的,这类老师对学生管的比较宽松,一般选题什么的都很尊重学生的意见,学生可以花大量的时间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学生如果有好的实习机会的话老板一般都会同意你去实习,如果你考研仅只是想找个好工作的话推荐你报考。具体的选择哪一类,那就要看你的方向偏哪个了,偏学术就找计算机科学学术工作做的好的导师,偏应用那就找计算机科学应用实践或者项目经验丰富的导师,以此类推。Read moreUpdated on 2016-12-21 2 Add Comment Mark Report没有昵称可咋整(Peking University)沈舒、游泳怡… liked this post.还是要因人而异吧,如果你是想在研究生期间或者以后长期从事计算机专业的科研工作的话,应该去找一个在你自己所感兴趣的方面研究的比较都的老师。当然,还要考虑老师是否重视对研究生的培养教育,是否会给研究生很多机会,对待学生是否要求严格等反面的因素。毕竟有些老师虽然在专业研究方面十分厉害,但是不是十分适合为人师长。如果你想在研究生毕业以后找工作,研究生期间想去实习的话,其实这些就不是特别重要了,相反,有时候你跟了一个要求严格,专业研究很深的老教授的话,你会发现你在研究生期间大部分时间都待在教研室里,从事一些与你工作无关的事情。当然,这些都只是从你个人发展的方面看的。根据题主的提问,我觉得题主应该是想在研究生期间多跟老师做一些项目,发表一些成果的吧,那么首先你得找一个你感兴趣的方向,然后到学校的官网去看每个老师的研究方向,每个研究方向都会有很多老师,怎么决定选择哪一个老师呢?可以上百度,很多有影响力的教授在百度百科上都有词条,或者还可以找那所学校的学生打听一下这个老师的情况,从学生口中得出的信息往往会更加准确真实。有助于你决定是否想跟随这个老师进行研究生的学习。最后可以直接联系老师,毕竟有些时候并不是你想跟哪个老师哪个老师就会要你,所以其实可以多选几个老师,最好不要同时发邮件联系,先给最想去的老师那里发消息,等回复,如果接受了,那么万事大吉,如果被拒绝了,还可以给下一个老师发邮件联系。还是要因人而异吧,如果你是想在研究生期间或者以后长期从事计算机专业的科研工作的话,应该去找一个在你自己所感兴趣的方面研究的比较都的老师。当然,还要考虑老师是否重视对研究生的培养教育,是否会给研究生很多机会,对待学生是否要求严格等反面的因素。毕竟有些老师虽然在专业研究方面十分厉害,但是不是十分适合为人师长。如果你想在研究生毕业以后找工作,研究生期间想去实习的话,其实这些就不是特别重要了,相反,有时候你跟了一个要求严格,专业研究很深的老教授的话,你会发现你在研究生期间大部分时间都待在教研室里,从事一些与你工作无关的事情。当然,这些都只是从你个人发展的方面看的。根据题主的提问,我觉得题主应该是想在研究生期间多跟老师做一些项目,发表一些成果的吧,那么首先你得找一个你感兴趣的方向,然后到学校的官网去看每个老师的研究方向,每个研究方向都会有很多老师,怎么决定选择哪一个老师呢?可以上百度,很多有影响力的教授在百度百科上都有词条,或者还可以找那所学校的学生打听一下这个老师的情况,从学生口中得出的信息往往会更加准确真实。有助于你决定是否想跟随这个老师进行研究生的学习。最后可以直接联系老师,毕竟有些时候并不是你想跟哪个老师哪个老师就会要你,所以其实可以多选几个老师,最好不要同时发邮件联系,先给最想去的老师那里发消息,等回复,如果接受了,那么万事大吉,如果被拒绝了,还可以给下一个老师发邮件联系。Read morePosted on 2017-02-07 2 Add Comment Mark ReportRelevant Question信息安全考研复试应该如何选择自己的导师?听说现在是双向选择?Computer ScienceComputer Engineering双非院校的计算机专业学生如何拿到BAT的校招offer?(跪求大牛分享经验~)Computer ScienceComputer Engineering计算机专业如何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Computer ScienceComputer Engineering我现在是一名非211的院校的大二学生 刚读完上学期 现在开始做留学美国的准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想提升自己的背景 希望各位大神针对我这个专业给我指明一下方向 怎样提升自己的背景呢Summer ProgramsApplication Process计算机越来越变成各个领域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请问计算机专业学生可以向哪些领域发展呢?Computer ScienceComputer Engineering资源推荐
本次阿七手游网带来的退休模拟器全卡牌收集途径有哪些 的内容就到这里结束了,如果需要更多游戏资讯可以给我i我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