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被封为县侯,诸葛亮却仅为乡侯
当然是乡侯。
领导未必要在爵位高于下属。
蜀汉封县侯的还有王平(安汉侯),吴懿(济阳侯),吴班(绵竹侯),姜维(平襄侯)。而作为执政大臣的蒋琬只是安阳亭侯;费祎稍高,也不过封成乡侯;另一位被称为“四相”的董允甚至没有封侯。
蜀汉如此,曹魏也差不多。举几个例子:
曹操得力助手荀彧封万岁亭侯,荀攸封陵树亭侯,贾诩在曹操时代封都亭侯(无固定食邑,略低于亭侯。曹丕篡汉后进爵魏寿乡侯)。曾任汉末魏国相国的钟繇终曹操之世也只是东武亭侯(曹丕篡汉后进封崇高乡侯。迁太尉,转封平阳乡侯);程昱封安国亭侯(文帝践阼,复为卫尉,进封安乡侯);郭嘉封洧阳亭侯;刘晔到黄初元年,以晔为侍中,赐爵关内侯,明帝即位,进爵东亭侯。
而武将们呢?封侯的太多了,看“五子良将”就好:
张辽先封关内侯,后都亭侯,都乡侯,最后到晋阳侯(县侯)。乐进早逝(广昌亭侯),于禁有投降污点(益寿亭侯)不论。张郃也是由都亭侯、都乡侯,进至鄚侯。徐晃先都亭侯,再逯乡侯,再杨侯,最后封阳平侯。
你说那些文臣地位低于这几个武将?
其实道理荀彧说得很清楚,“无野战之劳”——
《三国志·荀彧传》注引彧别传载太祖表曰:"臣闻虑为功首,谋为赏本,野绩不越庙堂,战多不逾国勋。是故曲阜之锡,不后营丘,萧何之土,先於平阳。珍策重计,古今所尚。侍中守尚书令彧,积德累行,少长无悔,遭世纷扰,怀忠念治。臣自始举义兵,周游征伐,与彧戮力同心,左右王略,发言授策,无施不效。彧之功业,臣由以济,用披浮云,显光日月。陛下幸许,彧左右机近,忠恪祗顺,如履薄冰,研精极锐,以抚庶事。天下之定,彧之功也。宜享高爵,以彰元勋。"彧固辞无野战之劳,不通太祖表。太祖与彧书曰:"与君共事已来,立朝廷,君之相为匡弼,君之相为举人,君之相为建计,君之相为密谋,亦以多矣。夫功未必皆野战也,愿君勿让。"彧乃受。
武将斩将夺旗功绩容易量化,在封爵方面有优势的。
当然,诸葛亮作为蜀汉大当家,他想给自己封显爵没什么难度,但他爱惜羽毛,不肯落人话柄。
顾祝同书法值多少钱
你愿买、一尺一万元?
刘备在白帝城说的话是否是真心的
简明扼要的说一下
刘备和诸葛亮都非常聪明,相遇之初关系十分亲密,两个聪明绝顶的人聊天,临终托孤,又互相戒备,怎么可能存在所谓的真心实意。
先看背景,刘备夷陵大败后自感时日无多,把诸葛亮和刘禅喊到病榻前说,此孺子能扶则扶,不能扶则废,君自取之。吓的诸葛亮立马跪了下来,哭着说:臣必将尽心尽力辅佐幼主,匡扶大汉河山,北上伐魏,还于旧都。
关羽张飞早亡,刘备信任的庞统已死,刘备只能将重任交给诸葛亮(还有谁比他更聪明更合适),将蜀汉维持下去,至于真心与否就可以忽略不计了,说不定帐后埋伏着刀斧手也不一定。
《三国演义》里的常山赵子龙是一个什么样的
《三国演义》里可谓是英雄好汉无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忠贞不渝,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的英雄气概,曹操的爱才惜才等等。
对于赵子龙——赵云,我们能够感受到的,是他那勇猛忠诚。新野一战,诸葛亮巧用妙计火烧新野,以少胜多打败了强大的曹操。
事后,曹操不服气,又率领50万大军来报新野之仇,刘备带领的几千人,走到当阳县时,被曹操截住,双方苦战一夜,才摆脱掉曹操的追兵。
在这次战斗中,刘备的夫人,糜氏和儿子阿斗走散,不见了踪影。
赵云立即带领30名骑兵,又重新杀回去寻找。他力战众将,英勇无比,最终救回了糜氏和阿斗,成就了一段单骑救主的佳话。
当时曹操下令,一定要活捉赵云,但看他不惜豁出性命重新返回来救主,被赵云的赤胆忠诚所敬佩。不忍杀他,赵云这才有机会杀出重围救出刘备夫人和儿子。
赵云为刘备出生入死三十几年,先后立下汗马功劳,在后人眼里,更是个常胜将军。
他处处为民着想,劝刘备将田宅归还百姓。更是在关羽被孙权迫害之后,劝刘备不要伐吴。由此可见,赵云在大局为重上具有远见卓识。
赵云一般在影视剧中都是以特别帅气的形象出现,所以在广大网友的心目中,也是一个最为完美的英雄人物。
图片均来自百度
中国历史上都有哪些著名的“绝命诗”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本次阿七手游网带来的无悔华夏韩信北伐三星进阶攻略 的内容就到这里结束了,如果需要更多游戏资讯可以给我i我们留言